钢铁流通链条 体现了无锡钢管厂市场需求
探索“钢铁产品与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钢铁产品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管理相结合的新领域”;持续扩大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平台、工业品交易中心的交易规模和客户数,建成并运营动产权属登记服务平台,打造“虚实结合”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围绕营销模式创新、客户价值管理等,整合信息渠道;快速提升信息产业的市场营运能力,进一步培育互联网金融产业,构建电子交易、网络支付、供应链融资、物流、终端服务等领域的服务优势,努力成为国内钢铁和相关制造业最大规模、最具价值的产业链电子服务提供商,力争到2018年实现电子商务收入达到公司销售收入的20%以上的目标。
从国外钢铁电商的发展情况来看,曾经的Metalsite、steel24-7和iSteelAsia(亚钢网)等都是按照现货市场交易的形态去发展钢铁电商。但是,欧盟、美国没有真正的现货市场,零星的无锡钢管厂需求支撑不起该种形态钢铁电商的发展。欧盟和美国的钢材消费习惯不倾向于通过市场现货的采购方式,而是倾向于长期的伙伴关系,通过供应链的计划来保证长期的稳定和可控。最终,欧美第三方钢铁电商平台在2007年以后相继消亡,大型钢厂如蒂森克虏伯和安赛乐米塔尔等都转向发展第二方平台,通过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来推进供应链的协同,提高整体的效率,并带来增值效益。
大企业通过贸易等方式使资金进入流通环节,导致资金成本比较高。通过动产平台,中小贸易商能从银行直接融资,从而降低成本。从效率上来说,在线融资模式是完全电子化的,所有流程都不落地。动产平台可承担系统的风险和成本,电商平台则更加注重交易和客户开拓。钢铁电商的发展与钢材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对钢铁行业而言,最理想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从下游需求驱动开始向上游延伸,上游按需求进行原料采购和产品生产。欧洲、日本和美国的钢铁行业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形式来组织生产。而我国钢铁行业完全按现货市场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即使是大客户也更倾向于通过现货市场进行采购,而不是产业链的长期稳定合作。
对钢厂自建第二方平台而言,将线下业务通过线上模式来完成并实现良好的协同和用户体验,并非能够简单完成,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平台搭建好了,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钢铁流通市场的规模很大,能够容得下几个平台。无锡钢管厂钢铁流通的链条很长,有钢厂、流通、贸易和加工等环节,还有大量的资金流动,在任何一个节点上做出特色,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钢厂平台可能更多地体现其自身的需求,流通环节的平台可能体现流通的需求,主要是看平台的模式是否抓住了钢铁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特定需求。最终可能的情况是,经过充分竞争,几个各有特色的平台将形成“群雄割据”的格局,这些平台之间的竞争就是信誉和资金,以及对物流和金融的整合等。未来1年~2年,钢铁电商发展将提速,3年~5年就能分出胜负。从宝钢的情况来看,东方钢铁是第二方平台,但也有第三方的业务;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是第三方平台,但宝钢也可通过其销售产品;东方付通是第三方平台,但其很多流量都与宝钢相关。宝钢的电商平台以供应链协同为基础,同步发展现货市场交易形态电商,两者相互结合,关键是看业务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