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经济领域的改革将继续
从目前的着重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真正转变到以贸易权重为基础的一篮子汇率体系。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撰文指出,如果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15年上升3-4%左右,意味着对美元可能贬值3-4%左右,这对中国汇率体系的推动和短期经济稳定增长将是有利的一个变化。此外,作为明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的轮值主席国,中国应及时提出反对在全球市场上出现的竞争性贬值的苗头,并推动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结构的转变。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经济结构相对趋于合理,部分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有所扭转。在经济结构方面,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相对稳定,占GDP的份额从2010年的43.2%稳步上升到2013年的46.1%和今年前三季度的46.7%。同时,2014年间政府在整体推动经济改革和反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包括财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在治理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努力)、金融体制改革(包括人民币每日波幅的扩大、沪港通开启、户籍和土地改革、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等。此外,虽然经济增速下滑,但是劳动力市场保持相对稳定,新增就业人口在三季度就提前完成了全年增加一千万的目标,通货膨胀远低于年初设定的上限3.5%的目标。
“弱投资、稳消费、贸易顺差扩大”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经济领域的改革在2015年将继续推进。从投资角度而言,2015年中国经济中的四条主线值得关注。预计中国政府在2015年会下调经济增长目标,中国社科院:7%;国家发改委官员:7%),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下调为7%。以确保经济不会滑落出政府可容忍的下限。整体而言,政府对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一点上已经形成共识。
全年经济速度整体下滑,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将由2013年的7.7%下滑到7.4%左右。考虑到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上升了一个多百分点(由2013年的-0.3个百分点上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0.8个百分点),内需相对疲软是当前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受去产能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2013年的19.6%下滑到今年前十个月的15.9%,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去年的4.2个百分点滑落至今年前三季度的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