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钢管——钢铁行业迎来复产潮 5年减产努力成泡影
文章来源: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http://www.wxjtyb.com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的突破口,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无锡钢管检测员分析指出,2016年,被很多行业看作是真正意义的去产能元年,不知不觉,年中将至,相关行业的去产能行动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而其中作为去产能大户的钢铁行业,自然也受到各方的注视。
用5年时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亿-1.5亿吨,这是今年2月4日国务院6号文给出的钢铁去产能目标,随后,财政部也出台了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配套文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这是针对6号文的8个配套文件中最后一个。在这份配套文件中,对于5年1000亿元的化解钢铁煤炭产能配套资金如何分配和使用有了具体的说法。
在一系列去产能政策出台之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也有了明显的效果。然而,这场钢铁去产能之战,却在2016年的第一个季度迎头赶上了一场来势汹涌的复产潮。今年4月,国内钢铁日均产量达到了历史的新高,与此同时,2月以来每周的高炉个数开工率和容积开工率一直呈现环比上升。在去产能和复产潮中摇摆前行的钢铁行业,前景显得有一些扑朔迷离,无论是价格走势还是去产能目标的实现,都因之增加了变数。
无锡钢管分析师统计数字显示,从今年2月到5月的第3周,全行业共复产102座高炉,其中,2月复产13座,3月份复产48座,4月份复产24座,3个半月复产总容积8.42万立方米,年化产能约8200万吨,而复产的企业,绝大部分为停产较久后复产,有一小部分是检修后恢复生产。
到了5月第3周,关于复产的势头还在持续地上升。中国联合钢铁网统计的242家钢铁企业高炉个数开工率为84.23%,周环比上升0.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周之内再次复产高炉6座,其中5座为停产较久后复产,其余1座属于检修后恢复生产。
根据机构此前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份3周复产高炉年化产能1亿吨,占年初停产比例67%。有复产计划或传闻的产能达3800万吨,占比24%。统计还显示,2月份第四周复产高炉年化产能为1177万吨。这也就意味着,近3个月时间的复产年化产能,已轻松抹去5年减产计划的努力。
有分析指出,去产能是符合市场导向的做法,因市场回暖而增加产量,表面上看也是市场导向的,但实际上,4月大宗商品的行情只是一波被热炒过度的超跌反弹,所谓的市场回暖,只是建立在炒作带动的伪需求之上。
据无锡钢管检测员分析表示,由于“一边去产能,一边增产量”怪圈的存在,钢铁企业去产能的决心和行动正备受质疑。据,地方被动去产能的行动正被增产量的冲动所打乱,部分省份钢铁产能名减实增。这无疑给整个钢铁行业去产能蒙上了阴影。
追溯钢企增产的缘由并不困难。应该说,4月份期货市场大宗商品的大幅反弹带来的“需求”,是钢铁等商品产量增加的最直接原因。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4月下旬,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较去年年底暴涨了72%,最高达到每吨2787元。期货市场的疯狂直接带动了现货市场,很多钢材出厂价一度涨至每吨3000元以上,受此影响,钢铁企业不仅有意愿加快生产,停产的企业也开始复产。
从钢铁企业的角度讲,减产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资金对钢铁企业非常重要,而正常的生产是钢企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前提条件。尤其对于国企来说,由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而且肩负着一定的保障性职能,减产更困难。
当前,部分地区已经注意到了钢铁行业复产会带来的隐患。近日,作为钢铁生产大省河北省政府发表声明,明确要求全省要坚决禁止违规新建钢铁产能和已封停钢铁设备复产,对违规新建钢铁项目或封停钢铁设备复产所在地党政一把手将采取先免职,再进一步调查处理等惩罚措施。此外,还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允许化解过剩产能封停钢铁设备复产,并要求各级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对所属钢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完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台账,严格实行监控责任制。
从整体形势来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面是没有变的。钢铁业复产潮和价格攀升不管出于何因,都不符合市场规律,是难以长久的。在去产能大形势下,部分企业面临市场出清是必然命运,钢铁价格也将回归平稳。
据无锡钢管检测员了解,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通知,为落实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部署,将开展钢铁行业能耗执法专项行动,全面调查全国钢铁企业能耗情况,对钢铁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察。按照要求,各地检查中发现的达不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应在6个月内进行整改,确需延长整改期限的可提出不超过3个月的延期申请,逾期未整改或未达到整改要求的,依法关停退出;发现其他用能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有分析指出,此举将给一些违规复产的钢铁企业带来一定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