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钢管一直是谨慎态度 稳定经济增长举措
因此5月数据出齐后,决策层能够对上半年情况有个全面了解,因此,6月底7月初,将是央行首次“降准”时期。再晚就来不及了,可能会威胁到全年保增长7.5%的目标。关乎到钢材、水泥、电器与建筑、装修等,牵涉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由于前4月房地产数据低迷,对于整体经济的负面冲击已开始显现。为此,全国一些省市已经松动住房限购,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救市”行动。人民银行也于近期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商业很行保证首套房的贷款需求,也可以视为宽松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的举措之一。
现在人民银行冻结的存款准备金高达21万亿元,每降低0.5个百分点“存准”,就要解禁1万亿资金,两次下调就是2万亿资金投放,当然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况且是在目前我国外汇占款还在增加的情况之下。因此,中央银行低于“降准”一直持谨慎态度。比如前段时期对农村金融机构“降准”,然后逐步扩大“降准”范围,加强宽松力度。
今年前4个月累计,全国出口钢材2587万吨,同比增长29.5%。其中4月份出口754万吨,同比增长35.9%。据此测算,2014年中国粗钢(钢材折算)直接出口量将达到或超过8000万吨。全球经济发展对于中国钢铁需求有增无减。这种需求动力,不仅因为现阶段经济复苏,更来自于今后全球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全球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以及对于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等高端制造业产品需求。最近,中国与肯尼亚政府达成协议,由中国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投资额38亿美元。上述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量中国工程外包,势必带动中国建筑用钢材与高铁等机电设备的大量出口,成为中国钢铁外需增长的强大动力。据此预计,今后中国粗钢(钢材折算)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量,每年过亿吨将会成为新常态,峰值时有可能达到2亿吨,甚至更多。
所以才有国内民营投资公司,不顾所谓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大手笔投资钢铁行业,进行兼并重组;所以才有今年一季度,700亿中国民营资本涌进钢铁行业,投资逆势增长。一般而言,民营资本具有更强的市场敏感性,更善于捕捉商机。现阶段中国民营资本乘其弱市大举抄底,反映的可能就是钢铁投资战略的远见卓识。
今后决策部门加码稳增长举措还将包括:追加基础设施与环保项目开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西部开发;落实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规模等。所有这些,尽管存在一些波折,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没有改变。最近,英国宣告持续6年之久的大衰退已经结束。与英国相似,法国也将结束衰退。在此之前,美国经济已经超越了危机前的峰值,在发达国家中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由于经济增长前景难以一帆风顺,为了巩固经济复苏,下一阶段发达国家央行仍会维持或强化当前的宽松力度,这成了市场共识。
致使无锡钢管钢材市场行情低迷,钢铁企业日子难过。尽管如此,中国钢材市场并未丧失活力,无论消费增加、成本提高、供应抑制等各个方面,下半年都存在巨大想象空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出口、房地产销售、企业效益、财政税收等状况均不理想。持续疲弱的需求情况,要求中央政府加大稳增长力度。同时,两大物价指数低位运行,CPI创下18个月新低PPI连续26个月下降,也对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因此中国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有观点预计下半年有可能两次下调“存准”,每次下调幅度大约50个基点。